找到相关内容4426篇,用时11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五台山普寿寺如瑞法师带领常住法师整理山门

    在干着活,可也没有离开道,为什么这么说呢?在法师身边,可不敢懈怠,不时观照着自己的心念,善耶?恶耶?无记耶?如此,也还是少不了加持,寥寥几句点中要害,正是自己平时常犯的毛病,所以说“一滴水见太阳”,...

    佚名

    |整理|

    http://www.fjdh.cn/bnznews/2008/07/08554926062.html
  • 佛光山慈悲基金会举办“心灵探索成长营”活动

      2008年7月30日至31日,佛光山慈悲基金会监狱教化组为法务部矫正学校——明阳中学规划“心灵探索成长营”。课程设计着重于开发、观照内在自我。特邀请佛光山修持中心主任慧昭法师及有多年辅导经验的义工老师为同学讲禅上课,共有323位同学参与此次心灵探索营活动。   首先,慧昭法师教导这些16、17岁的男孩子如何判断自己当下的念头是善是恶、是好是坏、是嫉妒是愤怒。慧昭法师指出,学习了解、控制情绪...

    佚名

    |成长营|基金会|

    http://www.fjdh.cn/bnznews/2008/08/12025227521.html
  • 中山大学总裁班学员到南普陀寺参加“一日禅”活动

    生活。 则悟法师在开示中说,希望各位学员在体验寺院生活时,要身心放下、万缘摒弃,丢开烦恼。同时,在生活中,要以包容慈悲的心态观照周边的一切,将佛教的“无我”、“三轮体空”等理念运用到生活事业、为人...

    佚名

    |佛教资讯|佛教新闻|

    http://www.fjdh.cn/bnznews/2009/03/21162236656.html
  • 中山大学CEO总裁班学员到南普陀寺参加 “一日禅”活动

    ,在生活中,要以包容慈悲的心态观照周边的一切,将佛教的“无我”、“三轮体空”等理念运用到生活事业、为人处世中去,真正获得自在宁静。...

    佚名

    |一日禅|南普陀寺|

    http://www.fjdh.cn/bnznews/2009/03/09110936868.html
  • 三论宗的三种“观”法

    菩提。可是,各家各派对修“观”的选择和运用有着本质的区别。这主要是根据教理、教义而决定的。今所言“观”者,是观察义、明达义、观照义、即观察邪正,明达教相,观照真理,以光明的智慧明达真理,观察世界...而今言“观”者则是智慧的作用,心灵直下契入所观的对象与之冥合为一。这种观法没有能所或主体客体的分别,是一种智慧的本体显现。  今三论宗所言“观”者,以观照为义。即以般若智慧照了诸法不生不灭,非空非有,...

    理净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04046635.html
  • 依法谈妙

    阐明诸法实相的本义,即:  1、境妙:境指所观照的对象,智者大师归纳为十如、十二因缘、四谛、三谛、二谛、一实谛等,皆圆融不思议,以为佛法的根本真理融合不二的实相,是为境妙。  2、智妙:观照万法的能观之...达到的果位,比如三草位、二木位、一实位等,也奇妙可思议,具体而言,指菩萨五十二阶位等,都奇妙无比。  5、三法妙:即真性轨、观照轨、资成轨。真性轨是法不虚妄不变异的真如理体。观照轨是能破妄情显真理的...

    永 本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44049981.html
  • 内观捷径

    内观捷径  台湾隆峰寺 静观  所谓的内观,就是与我们平常所知道观照我们内心的意思是一样的。而这??所说的捷径,是指一种明白简单不复杂的方法。在此本书上指出很多种的方法,这麽多种的方法,当然我们不...也可以观察这些杂念直到它们消失为止,然後杂念就会消失。然而,观照杂念要彻底观照这些干扰直到消失为止。这种方法,不仅用在禅修上还有日常生活中也是如此,常常我们在生活中会有一些非正念出现,如心情低落等,...

    静观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424053300.html
  • 说空灵

    “灵”。 “空”必须依靠般若之智来观照,世俗之智是不可能使之“空”的。倘使不以般若佛慧照空五蕴,则心为六尘所实,纵有尽善尽美之境界,也不能纳之于胸次,因为心实未明(即未“空”),何以容纳得下。如果此心...梦想”的究竟涅槃之智。  在般若佛慧观照下的空是真空,这种“空”渗透在艺术领域里就会显现出一种言语无法企及的灵性。因此,空灵这种美学形态也就出现了。反之,离开了般若佛慧观照的空,则只是一种“空执”,这种...

    蔡日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504853734.html
  • 修行者远离慈悲心的三种障碍解脱过失

    远离慈悲心的修持中修行者会生起三种障碍解脱的过失 阿秋喇嘛 在远离慈悲心的修持中,修行者会逐渐生起三种障碍解脱的过失: 首先,会将所学习到的知识当做自己谴责他人的资本,反而将信仰用来增加了自己伺察他人过失的习气;   其次,由于经常观照到他人的不好而滋养对于自我的骄傲我慢;   然后,又由于修行者内心充满对于自我的执着而越修行越难以与法相应,并滋生许多烦恼与贪嗔痴了。 修行的目的,...

    佚名

    |论坛精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451775201.html
  • 济群法师答:在家居士如何在生活中修行?

    济群法师答:   首先,我们要有正命的生活,这是基本前提。所谓正命,一是不违背法律,二是不违背戒律。进而,是以出离心、菩提心做事。具备出离心,虽仍在世间尘劳中,但心不会对外境粘得太紧,执著太深。具备菩提心,则可将每件事当做利他的修行。此外,若是对一切皆能以缘起、性空、无常、无我等佛法正见作为观照,了知一切乃因缘所生,如幻如化。待到动静一如、功夫成片时,做事与修行就不相违背了。 ----...

    济群法师

    在家居士如何在生活中修行?|济群法师

    http://www.fjdh.cn/fjask/2009/05/10090077881.html